閱讀量:5427發布時間:2019-3-26
愛心教室班班出彩
【頒獎詞】
東西兩校區,83個班,班班創建愛心教室;正副班主任、各任課老師,人人都是創建主將;你有你的“愛心愿景”,我有我的“班本課程”;引進來宣講主張,走出去打造品牌;“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睂W校已步入“打造愛心教室”的錦繡春天。
【事件概要】
2014年,在經歷了“專家引領、骨干先行、點評推進”等一系列前期準備之后,愛心教室在全校全面鋪開。
3月初,教室外安裝了兩塊展板。陳俊波、陶立嫻、繆海紅、謝海英、舒夏等五位老師率先展示了愛心教室的班本課程。下旬,每間教室的外墻展板精彩呈現,德育處、教科室對此進行調研并舉行了“讓孩子的快樂從展板中涌出來、漫開去”的主題報告會。江陰電視臺等宣傳媒體作了專題報道,澄江街道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校精致化管理共同體等參觀團隊也紛紛前來考察。
4月—8月,陳玲娣、張鳳、夏麗琴等老師,分別為新疆霍城縣教育考察團、無錫市骨干班主任培訓班作了“打造愛心教室”專題講座,“領先一步”的育人理念和“示范性”的建設成效獲得高度贊譽。
9月一開學,一(12)、三(10)、五(7)、二(1)、四(5)、六(4)率先展示愛心教室,《德育簡報》同步推出徐彩靜、朱晴、劉錦萍、謝海英、張海英、譚麗燕老師建設愛心教室的構想。年級組老師互看互評互學,新一輪的愛心教室創建如火如荼展開。
體質測試成績優異
【頒獎詞】
50米賽道上奔跑的學生,耳畔縈繞著班主任熱情的鼓勵;跳繩方格內躍起的身影,旁邊陪伴著體育老師熱心的指導;實心球投擲區拋出的弧線,上方回響著家長們熱切的期盼。勤鍛煉,勤指導,勤督促,體質測試全市第一的桂冠,彰顯著“組合拳”式鍛煉模式的高效,閃耀著“成于勤奮”的校訓光芒。
【事件概要】
城中校園內,到處可見關注學生體質健康的細節。內操場、籃球場、大操場等場地,清楚劃分出跳繩區、立定跳遠區、投擲區、跑步區,每一個區域內,都張貼著各年段學生《國家體質測試標準》,保證各班陽光體育活動時“場地、內容、標準”落實到位。
4月28日上午,城中實小學生專屬的“體育護照”正式頒發并啟動使用。
9月初,城中實小《學生體質課程指南》正式發行,對體質測試所有項目的動作要領、練習方式等逐一舉例說明?!懊恐苤v座”同步跟進,體育組老師對每個項目進行深入研究,明確規范要求,分解動作要領,制作好課件和視頻,利用集體晨會對全校師生進行詳細講解,為學生有效、安全地鍛煉提供保障。各年級精心設計并印制“體育天天練”等多種形式的“體育家作”,聯動家長積極參與。學校改變傳統運動會模式,以“體質測試項目”為核心組織全校學生運動會,并下發體育成績單,助推學生體育鍛煉的實施。
一項項創新舉措在江陰市體質測試工作中收到了實效:2014年,我校學生體質測試(抽樣)成績躍居全市第一。
集體備課規范求實
【頒獎詞】
“優質學?!毕颉袄硐雽W?!钡霓D變進程,由“精”字打頭:集體備課“定時間、定地點、定流程”,精心準備提高效率;課堂教學“目標精準、過程精簡、結果精彩”, 精品意識深入人心;行政聽課“重指導、重互動、重發展”, 精細管理保證質量。市教育局督導室進行素質教育綜合督導,學校以高質量順利通過便顯得順理成章。
【事件概要】
2014年11月21日、24日、25日,市教育局督導室組織市內外專家對我校進行了素質教育綜合督導評估,由市教研室各科教研員和來自常州的專家組成的評估組,隨機聽取了24節課(其中22節被評為優秀,優課率達92%),查閱了三年來的各項工作臺賬,召開了多個座談會,對我校各項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此次迎接市級督導評估的過程中,教務處重新審視并規范了教學管理的各個環節:
9月初,在編排課務時落實了各學科的集體備課時間,各年級錯開分布,以便于學科責任人能隨時參與和調研。
10月,組織行政人員對各組集體備課進行了“全覆蓋”的常態調研,既發現了一些優秀舉措,又找出了存在的問題,繼而開設了4個專用集體備課室,出臺了《集體備課制度》,明確了“會前主要研究問題預告預想”→“工作安排例會”→“典型焦點內容研討”→“教師合作組研究”這一基本流程,強調了“善于互相傾聽”的研討習慣,提高了集體備課的質量。
10月21日,在備課、作業進行全面檢查的基礎上,教務處以“提高備課與作業質量”為題,對全校教師作了反饋及指導:語文學科強調了課堂查標環節設計、作文細節描寫的修改;數學和英語學科改進了課后反思的撰寫形式,使教學反思更加全面、深刻。
規范的管理,使得全校教學井然有序,這也是我校能順利通過江陰市素質教育綜合督導并獲得專家好評的首要保證。
目標教學成效顯著
【頒獎詞】
在“新目標教學主張”的引領下,全校教師凝心聚力,勤學苦練。一個又一個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在不同的競技舞臺上斬獲桂冠;一位又一位骨干教師日臻成熟,榮獲各種先進稱號;一屆又一屆畢業生的學業成績在全市質量調研中名列前茅。
【事件概要】
2014年,學校出臺《城中實驗小學新目標教學主張》。該主張從“備課、教學、作業、檢測”四個環節提出了明確要求,為老師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指明了方向。
教務處圍繞這一主張,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圍繞“合理定標”,探索目標設定和表述方法,通過“集體備課研究”、“業務學習交流”、“素養測試考核”等途徑,提升教師獨立把握、規范撰寫的能力。
圍繞“有效達標”,探索“內容合理、策略有效、示標達標統一”的課堂教學模式,老師們掌握了“目標課型結構”, 領悟了“邊學邊教、以學定教”的教學方法。
圍繞“查標補標”,努力使“所教、所學、所測”連貫化、序列化,并保證當堂10分鐘以上集體做作業的時間,促進了我校各學科質量的發展。
今年,在該主張的引領下,我校教師又獲佳績:潘開英評為 “省特級教師”,夏靜潔評為“江陰市名師”, 曹湘蓉、吳娣評為“無錫市教學新秀”, 潘惠玲、李玲、陶海平、吳瓊玲、錢云珍、李穎、蔣佳慧、許君艷分別評為市“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學新秀”。徐建超、潘惠玲獲“沿江七縣市”小學優質課評比一等獎;鄔珊珊、張佳華、吳潔敏、周芳芳、沈澄獲市級比武一等獎;吳雪霞獲省“杏壇杯”語文教學二等獎;謝海英獲“無錫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比賽”二等獎。
行政簡報快速高效
【頒獎詞】
《教學研究簡報》,傳遞一線的教研信息,將以往隨意的、零星的交流理性化、層次化;《德育工作簡報》,介紹鮮活的教育案例,以優秀經驗開拓思路,提升思想。兩份簡報,一個特性——及時總結、即時發布,體現了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成為服務教育教學、促進專業成長的又一平臺。
【事件概要】
相隔3公里的兩校區,83個班級、249名教師、4023名學生……現如今,我校已跨入超大規模辦學行列。面對如此龐大的教師隊伍,相隔如此遙遠的兩校區,很多以往的管理方式正在逐步淘汰和轉變。面對面、點對點的溝通與交流在時間和空間上已存在難度。為老師們搭建一個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平臺顯得尤為重要。本學期,教導處、德育處兩部門分別牽頭主辦了《教學研究簡報》和《德育工作簡報》,更及時地傳遞信息、通報情況,交流經驗,完善管理。
《教學研究簡報》主要傳遞教學一線的教研活動信息。有行政班子進班聽課后的調研報告,有校長全面了解教學情況后的方向引領,有骨干教師參與活動后的精彩點評,有執教教師的教后反思等等。簡報以文字的形式向老師們呈現了調研、教研的成果,將以往零星的、隨意的交流化為了更深層次、更理性的思考。
《德育工作簡報》著眼于提升思想認識、交流成功經驗。開學至今,刊登過圍繞“昆明踩踏事件”的案件反思、班級個別學生教育對策的經驗交流、愛心教室的創建構思等等。極具時效性、可操作性的簡報內容為老師們的德育工作開闊了思路,也進一步提高了認識,優化了自身教育行為。
簡報是新形勢下的另一種交流方式,它體現了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成為服務于教學、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又一平臺。
課程研究漸入佳境
【頒獎詞】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天堂?!闭n程就在“微小”世界開出花來,覆蓋所有學科,包含60%的教師。伴隨著微課程high起來的不僅是學生的參與熱情,還有教師的探究熱情;學生追溯的不僅是古代的數學知識,更有求真求實的嚴謹科學態度。一篇篇論文的發表,一個個課題的結題,拉開了城中實小“微課程時代”的序幕。
【事件概要】
2014年9月23日下午,全校教師齊聚體育館二樓,“漫談微課程”交流活動正在這里舉行。
教科室狄永紅主任帶領老師討論了“什么是微課程”“為什么要開發微課程”等幾個敏感的話題。在“如何開發微課程”交流中,劉錦萍老師以《我和孩子的游戲之旅》為題,側重介紹了游戲課程;何美琴老師介紹了水墨畫微課程的實施;吳潔敏老師介紹了《追溯中國古代數學課程》。
狄主任就老師們的困惑進行指導,如微課程實施時間的長短,時段的靈活,學科滲透等。全體老師明確了微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應遵循“整合中創新,合作中研究”的原則。
翟校長提出建議:“課程開發的原點是孩子和教師自身,教學問題是微課程的重要來源,要依據自身專業優勢做屬于自己的微課程?!?/span>
追溯我校微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參與老師成果豐碩:施娟芬教導主持的市語文學科組課題《節日文化課程》順利結題;方惠珍老師發表《信息技術中的節日文化課程研究》一文;于潔老師的《給孩子帶著走的能力——思考力》獲無錫市科學論文一等獎;劉錦萍老師的《讓童年high起來——我和孩子的游戲之旅》獲無錫市優秀教科研論文三等獎;任劍老師主編的《江陰市城中實驗小學學生體質健康課程項目指南》一書成了城中老師、學生的必備手冊。
到2014年底,全校60%以上的教師申報了個人微課程,達到了學科全覆蓋。學年結束,微課程實施卓有成效者將享受成果獎。
每位學生得到關懷
【頒獎詞】
一次全員學習,全面展現教師的育人情懷;兩張跟蹤量表,細致記錄孩子的點滴變化;三份專題簡報,分享實踐的點滴經驗;四期德育沙龍,引發智慧的激烈碰撞……對個別學生的教育關懷,詮釋了新愛心教育“尊重差異,以愛育愛”的豐富內涵。
【事件概要】
11月14日下午,城中三樓會議室內,校長室、德育處全體成員、術科組全體老師濟濟一堂,開展德育沙龍活動。這是繼10月份班主任“個別學生的教育關懷”沙龍之后進行的第二期同主題現場活動。體育、微機、科學、音樂、美術組教師代表交流了自己在工作中尊重、關愛個別學生的有效做法。
“個別學生的教育關懷”實施中,我們樹立觀念——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付出更多的愛心;我們講究策略——借用“愛心教室”這個陣地,借助集體的力量,喚醒學生,激勵學生,讓孩子能找到歸屬感;我們巧妙溝通——與家長形成合力,調動任課老師的力量。徐小艷、周銀燕、承曉華、張鳳、閆燕等老師,或用精心設置的量表,客觀地記錄孩子每天學習生活中點滴,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或用照片引導孩子為達到一個個目標而不斷努力,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激勵機制……她們無不體現了城中教師優秀的職業形象。
“個別學生的教育關懷”,尊重了學生的差異,遵循了教育的規律,以最真實最細致的行動,詮釋并體現了“讓每一位成員都得到尊重,讓每一位成員都得到接納和關懷,讓使每一位成員的點滴進步都得到肯定”的愛心教室愿景。
社團活動精彩紛呈
【頒獎詞】
琴聲悠悠,歌聲悠悠,晨曦中的校園如詩如畫;足球進門,籃球入筐,暮色下的校園虎虎生威。當“春蕾”合唱隊收到維也納藝術總監“2015世界和平演唱會”的邀請,當“朝陽啦啦操隊”獲得全國第二名,當美術俱樂部成員作品在中央電視臺播放,“讓每一位學生都經歷個性化課程開發”的理念,一次次精彩綻放。
【事件概要】
2014年,學校共開設俱樂部30+72個,其中30個為校級體藝俱樂部,72個為班級俱樂部。校級俱樂部主要由學校術科組和社會名流工作室兩部分組成,共約 2000名學生。本年度,共有1186名學生在江陰市級以上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
成績的斐然,促使著學校俱樂部隊伍日益壯大。除民樂、書畫、棋類等二十幾個項目之外,今年,應學校發展需求,又增設了“王亞紅合唱工作室”、“施坦威琴童之家”鋼琴俱樂部、“朝陽啦啦操隊”三個全新的俱樂部。一年來,新成立的俱樂部活動捷報頻傳:
6月,合唱工作室成員亮相“世界大師在中國——2014維爾特無錫合唱指揮大師班”,獲維也納藝術總監維爾特先生之邀參加“2015世界和平合唱節”; 10月,國家教育部體衛藝司來校調研以“中小學生足球、啦啦操進校園”為主題的學校體育工作,學?!俺柪怖膊訇牎眳⒓恿巳姓故净顒?;學校繪畫俱樂部三十多幅足球繪畫作品,被央視5頻道錄用播出;11月,鋼琴俱樂部10位成員入選“2014郎朗無錫音樂會”小琴童; 12月,“朝陽啦啦操隊”又代表無錫參加“首屆全國啦啦操選拔賽”,一舉奪得“全國中小學校園啦啦操”小學丁組第二名的好成績。
精彩紛呈的俱樂部活動,成為了2014百年城中校園藝術教育的新亮點。
安全意識深入人心
【頒獎詞】
“責任狀”,嚴把教師責任關;“黃腳丫”,嚴守教師執勤崗?!奥肪€圖”,讓學生行進井然有序;“跳繩格”,使學生活動安然無恙?!鞍踩≠N士”,浸潤的是家長的關愛,“家校聯系單”,聯動的是家長的力量。一項項嚴格的規定,一個個行為的轉變,保證了4023名學生“全年安全零事故”!
【事件概要】
2014年3月26日,江陰市各小學分管安全的校長來我校參加“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現場會”。德育處所作的《安全管理:貴在求新、務實、抓細》主題匯報,全方位展示了我校在消除安全隱患、維護安全穩定方面所做出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制定細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學校制定了《班級學生安全責任狀》《城中教師值日護導細則》《對特異體質學生的教育保護制度》《關于加強學校體育運動及課間活動安全管理的意見》等安全制度,通過學校與教師簽訂責任狀的方式,讓安全管理扎根每位教師心中。
創新方式,加大安全管理力度——舉行“期初系統培訓會”、“意外事件剖析會”,提高教師思想認識;通過晨會、夕會,進行“品德行為細節教育”;發“告學生家長書”,確保學生外出活動、節假日放假的接送安全;框定黃色腳丫、值日掛牌,使教師值日定崗定人;規劃進出廁所線路,解決擁堵問題;畫好跳繩格,維護學生活動秩序;張貼家長設計的安全小貼士,在各角落發揮安全警示作用。
注重評價,確保安全管理效度——每天的夕會時間,德育處將當天安全管理檢查記錄進行反饋,發放“小喜鵲報喜單”“小鴨醒語單”或“老牛罰單”。德育處對各班行規進行一月一評比,期末評出“五星中隊”,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機制。
2014年,校園安全工作零事故!
《三年規劃》引領方向
【頒獎詞】
更新目標,發自對教育理想的不竭追求;創新模式,源于對教育行為的不斷反思。歷時四月,三易其稿,《學校內涵發展三年規劃》順利通過驗收。它是一盞燈,指明了未來三年的發展方向;它是一座橋梁,由“優質學?!蓖ㄍ袄硐雽W?!?;它更是一艘航船,承載著全校師生,乘風破浪,前行在“新愛心教育”的航程中。
【事件概要】
3月13日,“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培訓部主任王儉教授一行蒞臨我校,指導學校開展“區域推進優質學校工程”實驗工作。學校決定,以實施“工程”實驗為契機,準確定位學校發展、教師成長、學生成才的目標,科學規劃發展路徑,繼續堅持“新愛心教育”的教育主張,進一步提升學校發展內涵,大力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制定《江陰市城中實驗小學內涵發展三年規劃》拉開了序幕。
為科學制定《規劃》,學校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各部門分別制定了部門發展規劃。相關人員殫精竭慮,深入研究相關資料,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從學?,F狀出發,精心規劃學校發展藍圖?!兑巹潯沸抻嗊^程中,學校還多次邀請規劃組專家來校指導。歷時四月,三易其稿。7月15日,《規劃》以其科學性、前瞻性、傳承性和可操作性順利通過專家組的考核驗收。
《規劃》系統梳理了學校的發展優勢和面臨的機遇、挑戰,進一步明確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發展目標,確立了以“開發愛心課程,促進和諧發展;建設愛心教室,優化育人環境;組建愛心團隊,提升育人智慧”為保障措施,實現“把學校建設成為無錫地區乃至蘇南地區素質教育示范校之一”的三年目標。
候補事件
工會活動溫暖人心
【鼓勵詞】
在“健康第一、和諧校園”的思想指導下,工會開辟健身房,添置了健身器材;開辟午休室,添置了休閑沙發;組建乒乓、攝影、書法等八個業余社團,定期開展活動,并提供晚餐;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團隊文體活動,增強集體凝聚力。一件件、一樁樁,創設了有利于教師工作的良好氛圍,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不斷提高。
【答謝詞】
2014年,在校長室的領導下,工會組織開展了一些活動,得到了德育處、術科組、后勤組等部門的大力支持,活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受時間限制,部分老師忙于處理教育教學事務,無暇參與,深感遺憾?;诖?,2015年,工會將潛心開發新的活動,力求時間機動靈活、形式新穎活潑,讓更多的教師從中受益。
啟動“青年教師卓越發展模式”
【鼓勵詞】
年輕,需要飛翔。啟動“青年教師卓越發展模式”,就是為青年教師插上雙翅,翱翔在教育的晴空下。它對不同層次的青年教師提出了科學的階段目標、發展要求和標志性成就,以“一對一”的工作方式、對每位青年教師的規劃書進行了審閱和輔導并建立成長檔案,讓每位青年教師明白了自身的責任,明晰了發展的路徑,明確了每天的行動。
【答謝詞】
成長是一個過程,更是一種幸福?!敖處煱l展中心”將擬定一個個時間節點,委派一位位骨干教師,引領督促每一位青年教師,朝著自己的既定目標奮勇前進。期待下一個收獲季節,城中實小的青年教師個個發展,人人卓越。
版權所有:江陰市城中實驗小學備案號:蘇ICP備17019456號-1
技術支持:江蘇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