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量:4695發布時間:2019-3-26
城中百年 歲月如歌:建校百年音樂會寓意深遠
頒獎詞:
一篇新年賀詞《鋼琴的印跡》,讓城中百年的壯麗畫卷緩緩展開;一場獨具匠心的音樂會,將城中如歌的歲月一一呈現;一曲嘹亮高歌《城中,你是我的家園》,以“幸?!薄昂椭C”唱響城中人對未來的希冀。在城中的大舞臺上,汗水舞出的是燦爛的校史,同心書寫的是今朝的碩果,理想描繪的是宏偉的藍圖。
城中百年,歲月如歌;百年城中,燦若朝霞!2012年12月31日,在《花好月圓》歡樂祥和的旋律中,城中實小“傾聽歲月的回響” 2013年新年音樂會暨建校100周年紀念活動在學校體育館隆重舉行。教育局領導、澄江街道領導、學校理事會成員、學生家委會代表、退休教師及東校區師生等近3000人參加了本次紀念活動?! ?/span>
翟利岳校長用故事送上特殊的新年賀詞——《鋼琴印跡》。他深情講述了城中第一架鋼琴的故事,回顧了學校艱辛而又壯麗的發展歷程,描繪了學校發展的美好藍圖。城中實小老校長、江陰市教育局副局長王玉泉同志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盛贊城中實小的辦學思想和所取得的成績。
隨后,城中師生為大家獻上了一臺寓意深遠、美輪美奐的音樂會。音樂會由“憶往昔——城中百年歲月”、“弄潮流——城中芬芳桃李”、“看今朝——城中燦若朝霞”三個篇章組成。一張張彌足珍貴的老照片,一段段令人動容的回憶,一首首不同時期的經典曲目,引領大家共同追溯學校的百年發展歷程,共同感受城中這所百年老校的華彩篇章。全場師生共同唱響《城中,你是我的家園》,將音樂會推向了高潮。
本次紀念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它既是一場視覺盛宴、聽覺盛宴,又是一場情感盛宴、教育理想的盛宴;建校百年紀念活動既生動地再現了城中實小百年辦學歷程,又充分展示了學校教育教學的豐碩成果,更為學校的發展描繪了宏偉的藍圖。本次活動將成為所有城中人美好而難忘的記憶。
資源豐富 功能綜合:學校圖書閱覽室令人向往
頒獎詞:
緊跟現代教育的理念,一個規模宏大、功能齊全、資源豐富的新圖書館走進了全校師生的生活。立足借閱,又將發展的理念、靈動科學的思維融入服務模式中,兼具多種功能。清新典雅的環境,成了全校師生眷戀的心靈棲息地。師生一起在此暢游時空,悅讀人生。
為適應不斷發展的現代化教育的需求,2012年5月,學校斥資近100萬元完善的新圖書閱覽室正式投入使用。
該閱覽室位于學校東校區體育館二樓,總面積為 1500m2。整體布置清新典雅、莊重又不失動感,是素質教育“不可替代的陣地”。圖書閱覽室規模宏大,僅閱覽座位就有500個,突出了超前性、發展性和先進性。它功能齊全,采取了大空間、小隔斷、開放式的布局形式。閱覽與藏書相互融合,外借與內閱一體化,借讀便捷,使讀者如同走入超市自取書刊自助服務,體現了科學性、靈活性、新穎性。它資源豐富,如今館藏紙質圖書及報刊資料8萬1千冊。僅2012年,除圖書以外的資料購置費為12萬元以上,年訂期刊、報紙90余種,實現了館藏文獻資源結構的多樣化。
目前,圖書閱覽室的服務理念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閱覽室已不再只是滿足師生的基本借閱要求,還同時滿足著師生的社會教育、文化和休閑等需求。閱覽室還兼報告廳、學術活動室、小劇場等,吸引著全校師生的目光。
專家引路 經典護航:課程開發自信起步
頒獎詞:
一場學科報告,邁開了開發課程的步履;一次專題講座,扣啟了課程開發的大門。啟動課程開發的巨輪,以課程建設的水平提升學校的競爭力,挖掘教師的內潛力,彰顯城中“新愛心”教育品牌的內涵。
什么是課程?為什么要開發課程?怎樣開發課程?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城中教師。2012年8月底,中國雷夫——常麗華老師應邀來校,為全校教師作了《在農歷的天空下》的學術報告。常老師用清新樸實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為大家介紹了兒童閱讀課程、農歷古詩詞課程。豐富的課程內容、清晰的操作程序,讓老師們對課程有了清晰的認識:“原來課程就是這樣的”,“課程可以做得如此精彩!”常麗華老師的講座為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打開了一扇窗。
緊接著,翟校長以常麗華老師《在農歷的天空下》這一課程為例,以張華教授《課程與教學論》理論為依據,分別為東西兩區老師作主題講座,引領全校教師深入解讀課程。翟校長從課程的涵義、課程開發的基本模式、開發課程的特殊條件等方面作了詳細解讀和深入剖析。全校教師猶如撥云見日,看到了課程開發的美好前景,明確了自身開發課程努力的方向。
課程開發夯實了我?!靶聬坌慕逃钡膬群?,它使城中的每一位老師有了這樣的共識:新愛心教育需要我們相信學生的潛能,實施“愛心課程”,發展教師的教育力;“新愛心教育”需要我們對學生充滿期待,為他們提供豐富情境,打造“愛心教室”,提高教師的凝聚力;“新愛心教育”需要我們關注師生互動,發現“愛心故事”,增強教育的表述力。相信在“新愛心教育”的引領下,在“愛心課程”的不斷探索中,城中教育會掀開新的一頁。
勤于積累 筆耕不輟:“一對一”論文指導成效卓著
頒獎詞:
以心勵志,一位位教師不甘平庸、潛心學習;以行啟智,一次次小組幫扶,等待破繭成蝶的一刻;以勤為旨,一個個假期甘于寂寞、伏案寫作。在學術的沃土上,城中教師筆耕不輟,把自己的思想流淌成美麗的鉛字,走向更廣闊的成長空間,也為學校的內涵發展注入了蓬勃生機。
曾經,我們的教師對于“把自己的文字變成美麗的鉛字”,看成神圣而艱難的事。論文能獲獎似乎問題不大,要發表,卻有點望而卻步。事實上,發表論文,也成為了最近教師專業成長的瓶頸。
為此,學校于2010年末召開專題會議,討論如何促進教師在實踐思考的基礎上多出成果,多發論文。翟校長專門撰寫了《一對一是必需的工作方式》指導文章,學校專門成立了“一對一”論文攻關領導小組,要求各位骨干教師認真填寫論文發表任務書,指導小組各成員結好幫扶對子,分頭做好指導工作;定期交流工作進展、經驗與困惑。許多教師積極閱讀各類教育教學雜志,結合自身實踐,不斷思考,勤奮積淀,刻苦筆耕。不斷地,老師們陸續收到了文章錄用通知。
2010年,全校教師共發表論文20篇左右。2011年上升到了37篇。2012年,更是實現了驚人的突破,全年教師共發表95篇文章。對于老師們來說,發表文章不再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夢。
許多教師對此有著深刻的體會。有的觀看了大量的教學光盤,閱讀了大量的教育教學雜志,因為潛心攻讀、廣泛吸納,視野變得更加開闊;有的積極參與網絡沙龍和教研組活動,相互啟迪,文思如泉涌;還有的,每逢節假日都耐住寂寞伏案寫作,終于把自己的智慧和心血譜寫成了美麗的文字。江樂、狄永紅、吳惠鋒、潘開英、吳雪霞、許英等老師論文數量多、質量高成為了這個群體的典范。
我們欣慰,在我們城中教師團隊中,在“突破慣性,提升自己”的感召下,城中教師不甘平庸,不畏艱辛,努力突破著專業成長的瓶頸,實現了自己學術上的跨越,在提升自我價值的同時也提升了學校形象,給學校的內涵發展帶來了更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目標明確 培訓扎實:骨干教師隊伍日益壯大
頒獎詞:
根植于“百年城中”的沃土,在“相信潛能,充滿期待”的陽光下,每位教師的潛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開發。短短幾年,青年教師如雨后春筍般快速成長,名特優教師團隊的數量也日漸充盈。喜人成果的背后凝聚著扎實的校本培訓,展現著優秀的校園文化,孕育著城中名師輩出的明天。
曾記得5年前,我校兩校區共有名特優教師25人,這不起眼的數據顯然和“百年城中”這塊金字招牌極不匹配。一所名校,具備一支強大的高素質名師團隊,是必需的。學校認清形勢、返璞歸真,制定了名特優教師培養目標,樹立了正確的師資隊伍管理理念,把“相信潛能、充滿期待”作為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始終相信每位教師的潛能獨具特色,相信每位教師的潛能都可以得到有效開發,用優秀的學校文化引領教師成長,用扎實的校本培訓促進教師發展,對教師既成長嚴格要求,也積極等待、永不放棄。
5年來,學校的辦學規模迅速擴大,青年教師隊伍快速成長。目前學校有江陰市級以上名特優教師61人。僅2012年一年,學校新增無錫市名校長1人、無錫市名教師1人,無錫市學科帶頭人1人,江陰市學科帶頭人5人,無錫市教學能手2人,無錫市班主任工作能手1人,江陰市教學能手2人,無錫市班主任新秀4人。這17位新增的名特優教師印證了城中師資隊伍建設的顯著成效,彰顯了城中名師輩出的喜人局面。
2012年新增名特優教師名單
無錫市名校長(1人)翟利岳
無錫市名教師(1人)潘開英
無錫市學科帶頭人(1人)楊穎
無錫市教學能手(2人)聞萍 劉錦萍
無錫市班主任工作能手(1人)趙建紅
無錫市班主任新秀(4人)張鳳 張海英 薛麗芳
江陰市教學能手(2人)許雪英 潘惠玲
江陰市學科帶頭人(5人)吳惠鋒 謝海英 繆宏敏 劉艷紅 方惠珍
“立師德 強師能”:教育教學連斬六冠
頒獎詞:
“立師德、強師能”不是一句響亮的口號。在平凡的崗位上,教師自覺錘煉內功,逐步走上市級、省級賽課的舞臺,一舉奪魁。捷報頻傳,體現了城中教師求真務實的教學態度;連斬六冠,凝聚了“新愛心教育”教學研究的成果;不驕不躁,彰顯著城中實小“厚重篤行”的風采。
2012年,城中實小捷報頻傳:翟利岳老師獲省級賽課一等獎;吳娣老師獲無錫市高年段閱讀教學“聚焦重點、突破難點”比賽第一名,實現了學校繼去年李穎老師獲中年段比賽第一名后的兩連冠;曹曉燕老師在無錫市青年教師比武中獲一等獎;陳玲娣老師獲無錫市教師技能大賽一等獎;夏協蓉老師獲無錫市心理健康優質會課一等獎。吳筠老師獲無錫市信息技術優質課賽課一等獎。
優異成績的取得,是學校長期以來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的積淀。長期以來,我校始終把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堅持長抓不懈,常抓常新,抓出成效。據統計,僅2011年以來,全校教師就在省市教師賽課活動中,獲省級一等獎2個,無錫市級一等獎11個(含第一名4個),江陰市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比武一等獎11個。2012下半年,學校以“立師德、強師能”為主題,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組織教師通過集中學習和個人學習等形式,有計劃、有步驟開展“新目標“教學研究。通過一系列學習和研究活動,教師教學能力不斷提高,踐行“新目標教學”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全校上下自覺形成了扎實課堂、提高教學實效的氛圍。
成績不是終點,只是繼續前行的新起點。城中實小教師團隊將抓住契機,一如既往抓好教師隊伍建設,辦好人民滿意學校,彰顯城中百年老校風采。
老老實實 扎扎實實:師德師風建設擦亮教育品牌
頒獎詞:
一次次專題會議讓師德浸潤人心,一份份師德報告將師愛傳承接力,一封封家校書信溫暖彼此心靈。桃李雖無言,芬芳已滿園。家長寄來一封封感謝信、表揚信,敘寫了城中教師的愛心與責任,闡述著城中人對人民滿意教育的執著追求。全體教師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師德”的含義。
2012年9月至12月期間,學校多次收到來自學生家長的表揚、感謝信。有的家長說:“尊敬的翟校長:您好!我的孩子在這所‘相信潛能,充滿期待’的學校里勤奮地學習、快樂地成長著,在老師們的關懷和指引下取得了很多的成績和進步?!庇械募议L說:“我孩子今年的學習進步較為明顯,德、智、體各方面均有新發展,讓家長倍感欣慰。近日班主任胡老師、語文趙老師和英語毛老師如約到寒舍家訪,在訪期間,三位老師各自誠摯地分析了我的孩子的優缺點,并針對孩子的具體問題和我們家長共商良策,具體的細節比我們家長想的還要周全,她們完全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奔议L們用樸素的語言,表達對教師的感謝,表達對學校辦學質量的肯定和贊賞。這些家長來信,是我校師德師風專題建設的成果之一。
2012年下半年,學校全面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活動。以“辦人民滿意教育,創人民滿意學?!睘橹笇繕?,以“老老實實排查存在問題,扎扎實實整改到位”為具體目標,扎實開展“五個三”系列活動。全校召開10多次專題會議,220多位教師,人人完成《江陰市師德評價手冊》,人人撰寫學習心得、師德師風自查報告、分析材料、師德師風承諾等專題材料;根據實際,重新修訂《城中教師一日工作規范》,通過八個方面35條細則對教師一日常規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開展教師家訪活動,全校教師至少與3300個學生家庭主動溝通;各班成立家長委員會,至少聽取365位學生家長的意見與建議;邀請教育局和澄江街道領導、學校理事會、各界人士、家長代表、退休教師至少5000名到校參加各類辦學活動。
本次專題活動,全體教師人人參與,人人得到了提高?;顒舆M一步增強了我校教師的政治素質和法制意識,提高了教師自我規范師德形象、提高師能的自覺性,提高了家長、社會對我校辦學的滿意度。全體教師用實際行動擦亮了城中實小的教育品牌。
全力支持 精心打造:民樂隊首次參賽拔得頭籌
頒獎詞:
一支樂隊,幾經周折,終于成立;一場比賽,技壓群雄,順利奪魁;一個團隊,通力協作,矢志不渝。即便困難重重,也從不輕言放棄,以“心向學生”為譜,以“悉心呵護”為曲,奏響自信高昂的最強音。
2012年5月8日,在江陰市南菁高中的禮堂內,一曲鏗鏘有力的民樂合奏《金蛇狂舞》拉開了無錫市第32屆小學生“百靈鳥”藝術展演(江陰分會場)的序幕。城中實小60位小演奏家在任丹丹老師的指揮下,為全場觀眾送上《歡騰的節日》。兩次精彩演繹,受到了評委老師的嘖嘖稱贊。學校民樂隊首次參賽就順利獲得“金獎”。
籌建樂隊幾經周折:樂隊人數眾多,輔導老師緊缺,樂器開銷大……另外,家長能否支持,會有多少學生參加,這都是學校要面臨的現實問題?!耙凰鶎W校,若沒有一支自己的民樂隊,那就不是一所‘心向學生’的品牌學校?!薄@一指導思想,為城中民樂隊的“誕生”堅定了信心。2010年9月,在澄江街道領導和學校校長室的關心支持下,城中民樂隊終于成立了!
全力支持精心打造:一支民樂隊,一般包含吹管樂、拉弦樂、彈撥樂和打擊樂四大類樂器,一支60人的民樂隊,僅樂器購買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學校承擔了所有樂器的購買費用,并專門開辟了一間訓練室?!懊駱逢犛柧殨r間一般是周一至周五中午11:40~12:40,每次只能分批訓練,但大家都很珍惜學習機會,刻苦訓練,堅持不懈?!陛o導老師任丹丹說。正當民樂隊準備發力時,一件讓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竟有10多名學生提出要退出民樂隊?!坝行┖⒆訉W了一個學期進步不大,而且學習樂器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影響了學習?!币恍┘议L和任老師這樣解釋著。得知這一情況后,校長室專門利用家長會、網絡、書信等平臺和家長溝通教育理念,翟校長還多次到民樂隊和孩子們交流。很快,民樂隊的訓練再次步入正軌。
團隊協作終獲豐收:打造民樂隊,光靠任老師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一方面,學校特意從校外聘請了專業老師前來“助陣”。另一方面,音樂組全體老師全身心投入,形成了一個團結協作的工作團隊。為籌備比賽,她們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不顧身心勞累,克服重重困難,終獲豐收!
“目前雖然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我們希望再通過幾年的積淀,進一步提高演奏難度,進而提升樂隊品質,形成城中獨特的品牌!”任丹丹老師胸有成竹地說。是的,一次比賽,一個舞臺,一個團隊,它展示的是城中人積極向上、充滿自信、矢志不渝的精神風貌,更昭示了學校對教育的理解——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進人的成長。
創新理念 改變方式:“名班主任”工作室書寫教育傳奇
頒獎詞:
以“提升學養、引領團隊、收獲成果”為工作宗旨,25位一線班主任老師率先走向新領地。學術在這里交流,智慧在這里分享,管理在這里實現優化。工作室成員以閱讀、寫作探究、分享為新的行走方式,書寫教育傳奇,詮釋自身對教育的全新體悟。
2012年5月15日,一個石榴花綻放的日子,學校隆重舉行揭牌儀式——江陰市城中實驗小學 “名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了。
幾年來,我校辦學規模迅速擴大,教師隊伍急劇壯大,師資結構出現了多樣化、多層次的特點。同時,學生受社會大環境、家庭教育觀念等因素的影響,發生了很大改變。我們的教育面領著許多新的課題。
面對嶄新的教育現狀,需要有一個專業團隊,刷新教育思想,創新教育方法,與時俱進,向家長、向社會展示城中百年老校的教育魅力。建立一個專業領航的工作團隊,是一種需要?;诜N種需要,“名班主任”工作室應運而生。
學校25位優秀的一線班主任老師成為了工作室第一批成員。學校邀請無錫市教育局群工處高群處長、無錫市教科所包智強所長擔任工作室名譽主任,邀請無錫市教研中心理論室張燁博士、江陰市教育局基教科楊建興副科長、江陰市進修學校辦公室主任何小平主任、江陰市心理教育專家李昌林老師擔任工作室導師。在領導的引導下,工作室確立了“提升學養、引領團隊、收獲成果”的工作宗旨,根據學校德育實踐,設立六個研究專題:家校溝通研究;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校外德育實踐活動研究;晨會和夕會研究;中隊主題活動和主題班會研究;德育校本教材的開發研究。工作室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徑,優化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實效。工作室成員不負眾望,自覺開展專業閱讀,撰寫讀書心得,用閱讀豐厚自己的教育思想; 2012下半年,工作室開始了“教育敘事”專題研究,通過撰寫自己的教育教學故事,詮釋對教育的理解和體悟。
“名班主任”工作室, 是班主任老師學術交流、智慧分享、自我成長的舞臺。工作室的成立與運行,改變了班主任老師教育生活的行走方式,嘗試用觀察、思考、閱讀、探究、嘗試來書寫自己的教育傳奇,有效促進了自身和學校德育隊伍的專業成長。工作室成員與全體班主任老師正意氣奮發,闊步向前。
素質教育 綠色管理:教育管理現場會彰顯成果
頒獎詞:
一場盛會猶如春風撲面:學科教學專場活動展現管理質量,“一操兩活動” 詮釋辦學理念,“質量分析會”彰顯教學管理水平。豐富多彩的活動匯聚成了一場名為“向科學管理要綠色質量”的專題會議,旨在以扎扎實實的素質教育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基。
2012年4月24日至26日,由江陰市教育局主辦的全市小學教育質量管理現場會在我校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向科學管理要綠色質量”。在三天的會議中,我校師生展示了一系列精彩的活動,每個活動都讓與會領導和老師稱贊不已。
分學科教學研討:向教學管理要質量
4月24、25日,我校舉行了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專場的教學研討活動,每個專場都由四堂“新目標教學”觀摩課和相應的專題講座組成,全面展示我校學科教學的研究方向和階段性成果。各校分管教導及教師代表參加了研討,江陰市教研室領導、專家進行了現場點評,對我校的教學管理質量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贊揚。
一操兩活動:全面詮釋綠色質量內涵
4月26日上午,在兩天的分學科教學研討之后,我校東區的全體師生展示了“一操兩活動”,詮釋了綠色質量的內涵,反映了讓學生全體發展、全面發展、科學發展的理念。精彩的展示博得了來自全市45所小學、8所城區初中的正職校長以及教導主任的一致稱贊。
數學質量分析會:呈現扎實、專業、精致的教育管理
在“一操兩活動”之后,為大家呈現的是我校數學第一學段學業測試質量分析會。老師們用數據說話,認真探討教育教學的現狀,仔細排查、診斷問題,擬定富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案Q一斑而見全豹”,借助本次質量分析會,全體與會者切身感受到我校扎實、專業、精致的教育管理。
校長專題介紹:彰顯先進理念和綠色管理的完美結合
會上,翟校長做了《向科學管理要綠色質量——實施“新愛心教育”的實踐與思考》專題介紹。他從“傳承學校文化、踐行教育理念;優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能;深化專題研究、凸現管理重點;落實教育常規、守住管理底線”四個方面闡明了科學管理的新理念:強調因材施教、以愛育愛、循序漸進、過程舒緩、強師聯家、全員育人。
三天的活動成功地詮釋了會議的主題——“向科學管理要綠色質量”。本次活動得到了江陰市教育局領導的充分肯定,領導激勵各校校長、教導加緊提升管理水平,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實施素質教育,追求綠色質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版權所有:江陰市城中實驗小學備案號:蘇ICP備17019456號-1
技術支持:江蘇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